PC内容页正文上AD5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一、读·书(12分)
【书法 笔墨浓淡里的博雅气韵】
1. 三晋碑林院荟萃了数量众多的明清文化名家楹联,左侧的两个七言联碑便出自于此。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碑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A.字体端正秀美,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的劝勉之词。
B.字体龙飞凤舞,赞扬了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
C.字体灵动飘逸,以竹、兰比喻君子高尚纯粹节操和品格。
D.字体蚕头雁尾,表达了读书证验古今,弹琴调和心性的人生乐事。
甲:(     )        乙:(     )
【诗文盛世花香中的大美中国】
2.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
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 ”,这是欣欣向荣中国。
小文:“_____,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中国。
小美:“岸芷汀兰,______”,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
小欣:“_______, 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
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
小智:“_______ ,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
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________”的人间奇景。
小慧:用心体验“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
二、读·思(38分)
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分享选文·缅怀革命先烈】 
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在太行山上,年仅37岁,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后应山西民众请求,左权的牺牲地山西“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3. 同学们分享了左权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相关的碑志、悼文及家书。请参考示例,以“左权将军是一个好将领/好父亲”为开头,写下你的感言。
示例:左权将军是一个好儿子,他抗日成仁,是令母亲骄傲的有志男儿。
感言:示例一:_______
示例二_______
【活动二撰写文案·宣传家乡名片】
4. 2023年5月,上面这则赞美山西特产的文案在网上刷屏。请你另选一种山西美食或特产,写一句话为它做宣传。
示例一:_________。
示例二:__________。
【活动三研读名著·汲取文化养分】
5.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从中汲取文化的养分,获得前行的力量,助我们登高行远。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可以获得理想的力量成为厄运打不倒的人;从《西游记》中,可以获得初心的力量,成功捧得人生真经;从《简·爱》中可以获得敢于追求的万量,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阅读下面备选名著,你从中获得了哪一种力量?这种万量又给了你怎样的帮助?请任选其中一部名著,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收获(不少手50字)
备选名著:《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艾青诗选》
芝麻开门,柿子变软
到一个以盛产柿子闻名的村子里座谈,主人以柿子待客,端上一大盘,黄润如玉,绵软诱人。
柿子在北方也是有的。它唯一有一点不好,不熟时发涩,熟透时又易落地成泥,因此,常趁硬时候摘,以便于运输。但吃时如何变软去涩又是个难题。小时候家里常用的方法是用温水泡,倒是不涩了,但还硬,成了脆柿子,另一种口味。笨办法是放在窗台上静静地等,让时间说话不怕它不软。
这个村子祖传的办法是,将柿子于未软时摘下,取长短大小如火柴梗的一段细芝麻秆,于柿蒂旁插入,静置一两天柿子就自然成熟,如现在桌上的这个样子。我听村长介绍后大奇,仔细端详,果然有一插入之痕真有创意啊!
大自然是如此玄妙,看来芝麻秆与柿子之间肯定有一种什么化学反应。阿拉伯故事芝麻开门,这柿子催熟的难题也是靠芝麻来解开的。
(选自梁衡《天边物语》,有删改)
6. 文中三种催熟柿子的办法,为什么只有“芝麻开门”式的办法被称赞有创意? 
示例:“芝麻开门”式的办法另辟蹊径,利用事物之间神奇玄妙的“化学反应”催熟了柿子,所以称得上“有创意”。
7. 生活中不免遇到难题,如何能够找到解开难题的“芝麻”?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有:打破常规,实践出真知,处处留心……你认可哪种说法,还是另有思考呢?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达你的观点。(不少于100字)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学习先贤美德•体悟生命意义”专题学习活动。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晓其意·体会先贤形象】
8. 两军阵前“公将鼓之”,鲁庄公①___的举止凸显曹刿的从容不迫;乱世之中“三顾草庐”,刘备三次到草庐②___的谦恭引发诸葛亮的耿耿忠心。(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9. 从文中或铿锵有力,或感人肺腑的言语中,可以读出人物深沉的情感。“肉食者鄙”的意思是①____体现了曹刿对国事的忧虑;“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的意思是②____体现了诸葛亮对先帝的感念。
【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
10. 主动请战曹刿,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捐躯报国的文天祥,他们都是名垂千古的仁人志士。《过零丁洋》中哪一联诗既是文天祥的自述心志,同时也道出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请写出该联诗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句: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
11.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你从曹刿或诸葛亮身上学到了什么优秀品格?请结合选文作答。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选自《老子·第六十三章》)
【注释】①大小,多少: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②不为大: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③犹难之:总是看重困难。
12. 查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汉语词典》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轻诺必寡信”中“信”的含义是图中第____个义项。

13. 面对生活中的难事、大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结合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三、读·写(70分)
14. 廿四节气中流淌着中国人的诗意生活,传达着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社区准备制作“节气文化”宣传片,如果请你为下面宣传“夏至”美食文化的图片配解说词,请将你的解说词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选取其中一幅图片;②介绍画面内容及内涵;③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④不少于80字。
15. 四方食事,化作人间烟火;罗月悠悠,酿就生活绵长。请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的厨房
①我站在厨房里,为从老厨房带过来的一刀、一铲、一瓢、一碗、一筷、一勺伤情。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不是母亲用过的。我也为母亲没能见到这新厨房没能见到新厨房里的每样新东西而嘴里发苦,心里发灰
②装修新家时,母亲还健在,我兴冲冲地做了很多准备,包括为新厨房置办了四个火眼带烤箱的炉子。我曾夸下海口:“妈,等咱们搬进新家我给您烤蛋糕烤鸡吃。
③可是,重病已久的母亲还是没有熬过来,最后也没能走进这个新家。
④事到如今,这一切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⑤厨房里的每一件家什都毫示留情地对我说:现在,终于到了你单独对付日子的时候了。
⑥我觉得无从下手。
⑦翻出母亲的菜谱,每一页都像被油炝过的葱花,四边焦黄,我从那上面,仍然能嗅到母亲调出的油、盐、酱醋,人生百味。
⑧也想起母亲穿着用我的劳动布旧大衣改制的又长又大的围裙,戴着老花镜,俯身在厨房碗柜上看菜谱的情景。
⑨母亲的菜谱上有些菜目用铅笔或钢笔画了勾就像给学生判作业打的对勾。
⑩那些画勾的主食有半焦果子、脆麻花、糖泡荷叶饼、枣糕……
⑪那些画着勾子的菜目,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如糖醋肉片、软溜肉片、粉皮凉拌白肉、炒猪肝、西红柿黄焖牛肉。鱼虾类的菜谱里,档次最高的不过是豆瓣鲜鱼,剩下的不是煎蒸带鱼,就是香酥带鱼。至于虾、蟹、鳖等等是想都不想的
⑫不过我们家从切几片百菜帮子用盐腌腌就是一道菜到照着菜谱做菜,已是鸟枪换炮了
⑬其实,像西红柿黄焖牛肉、葱花饼绿豆米粥炸荷包蛋,母亲早已炉火纯青,其它各项,没有一项付诸实践。
⑭我一次次、一页页地翻看着母亲的菜谱,看着那些画着勾、本打算给我们做,而又终于没有做过的菜目,尽量回忆母亲在厨房里的劳作。
⑮我敢说,母亲的烙饼,饭馆都赶不上,她在世的时候我们老说,应该开一家“张老太太饼店”,以发扬光大母亲的技艺。每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是好事临门也还是愁眉苦脸的母亲,脸上便难得地放了光。就连她脸上的褶子,似乎也放平了许多。对她来说,任何好事如果不是和我们的快乐,乃至一时的高兴联系在一起的话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⑯还有母亲做的炸酱面有人会说,不就是烙饼、炸酱面吗?不知母亲用的什么诀窍,她烙的饼、炸的酱就是别具一格。也不是没有吃过烹调高手的烙饼和炸酱面,可就是做不出母亲的那个味儿。
⑰心里明知往日吃母亲做的烙饼、炸酱面的欢乐,是跟着母亲永远地去了,可是每每吃到烙饼和炸酱面,就忍不住地想起母亲和母亲的烙饼、炸酱面。
⑱每一家的厨房,只要有母亲在,就一定是母亲的,母亲不在了,其实也还是母亲的。
(作者张洁,有删改)
散文阅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赏读《母亲的厨房》。
(1)初读·学贵有疑:下面是自主探究中同学提出的问题,请把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写下来。(不少于50字)
文中作者说:“事到如今,这一切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作者是真的觉得没有意义,还是有什么言外之意?
(2)精读·学贵有法:下面三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50字)
◆细微之处有深意。      ◆真情是人物言行的底色。     ◆小小厨房藏着人生百味。
16. 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将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文化新表达,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一道时代必答题。班级开展了“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成果汇报的内容。
【“博学”小组呈现展板——数字文化兴起来】
【“慎思”小组播放视频——科技赋能活起来】
“云端”旅游——天涯若比邻
以前需要飞越茫茫戈壁才能看到的承载着厚重传统文化的艺术珍品,如今,动动手指就可与之“亲密接触”。自20世纪90年代,敦煌开始数字化探索,为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全新路径。数字技术更让敦煌文物走出洞窟,跨出国门。随着文化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云端”看展、“云游”远方……都不再是新鲜事。

情景再现——人在画中游
人在画中游,画在景中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就是通过技术的力量打通古典与新潮、历史与现代的关系,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融合。艺术团队以中国经典名画作为内容载体,通过新媒体技术还原画中的特定场景,通过情景演绎和动态再现,运用影视化拍摄手段以及数字合成技术,让古诗、古画“活”起来……令观众能够更加代入式地感受诗画所营造的情景,充分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人物模拟——飞天在人间
数字人,即虚拟或仿真人,通过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而成。他们或化身为文博场所的导游,或成为文化短剧的主角,或担任对外传播的文化大使,以多种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的故事。
数字人不仅能“说”,还能“演”以“天妤”为主角的系列短剧《千壁寻踪》,带领观众领略了即将失传的巾舞的无穷魅力,见识了传说中的“反弹琵琶”的精妙绝伦,实现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的融合。

【“笃行”小组分享心得    文化自信强起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辉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面对世界舞台,我们应该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肩负着传承文化、科技创新的使命。青少年不仅创造着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也改变了传统文艺生产模式下的消费形态。新时代的青少年和文艺彼此“赋能”,共同走向时代的广阔舞台。

(1)中国戏曲种类众多,部分地方剧种由于诸多因素濒临失传。如何运用数字科技为濒临失传剧种的传承与发展“赋能”?请结合成果材料的内容,提出一条建议并加以解释。
(2)活动接近尾声,你将作为主持人进行总结性发言,分享本次活动给你带来的收获与思考,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写作提示:①发言主题为“当传统文化遇到现代科技”;②结合三个小组成果汇报内容;③不少于150字。
17. 按要求写作。
今年春节期间一部电影、一首宋词、一个词牌名,令不少国人荡气回肠,那就是《满江红》。意蕴悠远的词牌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珍珠。即使不谈词调,不言平仄,仅其字面义也别具美感,引人遐思。“少年游”或许是一次意气风发的游历;“相见欢”可能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相逢;“定风波”的背后需要多大的努力、何等的智慧……
你尝试过用词牌名做题目写作的体验吗?请从以下的词牌名中,任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一:相见欢    题目二:定风波    题目三:少年游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搜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用。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首页右侧A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