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 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一分耕(gēng)耘一分收荻,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mái)。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亢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cuō)折,我们应目标坚定、 ,不因一时一事而 ,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只有在不断的 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1. 文中注音不正确一项是( )
A. 耕(gēng) B. 壑(hè) C. 霾(mái) D. 挫(cuō)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锲而不舍 B. 矢志不渝 C. 引亢高歌 D. 好高骛远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树立 处变不惊 困惑 探索
B. 建立 宠辱不惊 疑惑 探查
C. 树立 处变不惊 疑惑 探索
D. 建立 宠辱不惊 困惑 探查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合逻辑 B. 句式杂糅
C. 缺少主语 D. 搭配不当
5. 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 , , ,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反超对手
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
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
④来自云南的申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
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
A. ②⑤①③④ B. ④⑤②①③
C. ②③⑤①④ D. ④③⑤①②
6. 名篇名句默写【(1)至(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学校将举办首届课本剧展演活动,班级选定《孔乙己》这篇课文进行编演。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7. 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8. 孔乙己第二次进店被短衣帮嘲笑,辩解时表现出“颓唐不安”的神情。导演对这一情节进行了如下舞台表演设计,请找出不合理的一处,并作具体分析。
(二)名著阅读(4分)
经典名著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滋养我们的心灵。从经典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位鲜活的人物,还可以收获良多的感悟。
9. 把下面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0. 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从该部名著中读出了什么?
《昆虫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1. 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12.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阔大”等特点,下列属于颜真卿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 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 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 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4. 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
魏庞共与太子将质[作为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也”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也”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矣”庞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
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节选自《群书治要》)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私我也
(2)时时而间进
(3)今邯郸去魏远于市
(4)愿王察之也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17. 邹忌对身边小事观察得出的结论,对当时的齐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18. 【甲】文中的齐威王和【乙】文中的魏王,在处事的风格上有何不同?
(三)(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江华
①扬派盆景始于唐代,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融“诗、书、画、技”于一体,以飘逸、清秀、古雅、写意而著称,堪称中国盆景艺术的代表。它以小见大,以景抒怀,将大自然的美景浓缩于方寸之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诗人杜甫赞誉扬州盆景:“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扬派盆景历经几代艺人的锤炼,不仅造型精巧、意境深邃,富于装饰性;而且端庄大气、清丽古雅,是技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②扬派盆景的植物选材是造景的灵魂,在扬派盆景中,常见的植物有松、柏、榆、杨四种。松有黑松、罗汉松等,柏有桧柏、刺柏等,榆有榔榆、白榆等,杨指的是黄杨。黄杨是扬派盆景中的常用树种之一,明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记载了一则关于黄杨盆景枯干复活的逸闻。传统的扬派盆景以幼树为主,谓之“自幼栽培”,但成型缓慢。现代的扬派盆景大多采用自然树桩,以缩短成型年限,挑选树本时,首观其根,次看其本,首选主根短、分根健硕、须根茂密的树本。选本则要根据创作立意审视形态,一定要选理想之材,否则容易前功尽弃。之后审视其枝条,特别是分枝和分布要有韵律。分枝是“云片”(指盆景主体造型)出片的基础,虽可“因枝而宜”,但分布不理想,也将有碍“云片”的层次与姿态。
③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需要深厚功力,如无多年的刻苦研习,很难掌握其精髓要领。“剪”,指剪去不需要的部分;“扎”,指用棕榈树叶撕成的棕丝,将留下部分进行绑扎,形成理想的形态。在剪扎过程中,扬派盆景强调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组合运用不同的绑扎方式,使不同部位的寸长之枝能有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的形态,以形成鲜明的层次感,营造出工笔细描之美。
④扬派盆景的个性在于“云片”,“云片”的布局在于立意,立意的显现在于树本。缘于此,在创作扬派盆景时,主要是剪扎出形态各异的“云片”。那么,如何制作“云片”呢?首先,应在剪扎树木的基础上制作圆形顶片,即根据“枝”的原有形态不同,组合使用不同的绑扎方式,形成主枝或小枝,然后将枝叶剪平。其次,从上至下剪扎成中下“云片”,即将中下层的侧枝剪扎成掌状形态,并剪去余枝,然后剪扎成型。可以说,扬派盆景的美感在于“云片”,“云片”的美感在于挺拔。要实现挺拔,其关键在于功底,而这功底指的就是娴熟掌握各类剪扎技巧。
⑤扬派盆景的造型并无固定程式,因“本”制宜,特别是残桩,经盆景艺人改造,定能变废为宝。扬派盆景最经典的造型是游龙弯式,一般采用“S”曲线矮化树本高度,同时通过上下、左右不同走向变化展现曲线美,使其有凤翔之姿,龙舞之韵。
⑥2008年,扬派盆景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万花园内,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扬派盆景博物馆,成为扬州盆景的重要展示窗口。
(摘编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9. 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好一盆扬派盆景关键步骤有哪些?
20.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1. 联系文章相关内容,说说右图扬派盆景的特点。
(四)(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圈。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坦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人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探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心里那一片天地》有删改)
22. 第⑨段说:“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有思想、会行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3.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
(2)请对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24. 本文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25.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丝瓜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四、写作(40分)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26. 题目一:劳动的遐想
要求:
(1)按题目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7. 题目二:留住 的味道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二者缺一不可。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 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一分耕(gēng)耘一分收荻,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壑(hè)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mái)。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引亢高歌。
走在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挫(cuō)折,我们应目标坚定、 ,不因一时一事而 ,也不因暂时的困难停下前行的脚步,或许一个愿望没有实现,或许一次比赛结果不够称心,或许客观条件暂时受限,只要志气在,人生便有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不是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不是因循守旧。只有在不断的 与实践中,我们才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1. 文中注音不正确一项是( )
A. 耕(gēng) B. 壑(hè) C. 霾(mái) D. 挫(cuō)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锲而不舍 B. 矢志不渝 C. 引亢高歌 D. 好高骛远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树立 处变不惊 困惑 探索
B. 建立 宠辱不惊 疑惑 探查
C. 树立 处变不惊 疑惑 探索
D. 建立 宠辱不惊 困惑 探查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合逻辑 B. 句式杂糅
C. 缺少主语 D. 搭配不当
5. 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 , , , ,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反超对手
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
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
④来自云南的申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
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
A. ②⑤①③④ B. ④⑤②①③
C. ②③⑤①④ D. ④③⑤①②
6. 名篇名句默写【(1)至(4)题中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学校将举办首届课本剧展演活动,班级选定《孔乙己》这篇课文进行编演。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7. 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标语,请你拟写一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8. 孔乙己第二次进店被短衣帮嘲笑,辩解时表现出“颓唐不安”的神情。导演对这一情节进行了如下舞台表演设计,请找出不合理的一处,并作具体分析。
形象设计 | 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乱蓬蓬的胡子,脸上满是深陷的皱纹,伤疤清晰可见。 |
动作设计 | 左手端着酒碗,右手重重地拍在柜台上,抬头望向店外。 |
语言设计 | (语调高傲)“君子固穷!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读书人的事,你们不懂,不懂……” |
(二)名著阅读(4分)
经典名著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滋养我们的心灵。从经典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位位鲜活的人物,还可以收获良多的感悟。
9. 把下面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原著内容 | 人物特点 | 人名 |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 温和文雅 平易近人 知识渊博 |
① |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政变。他立刻组织了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同时,组建了17人的湖北工农军,队伍只有一把手枪八粒子弹。后来红四方面军的六万人,就是从这个核心组织发展开来的。 | ② | 徐海东 |
10. 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从该部名著中读出了什么?
《昆虫记》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简·爱》
(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
11. 仔细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
12.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点画丰厚饱满,结构端正阔大”等特点,下列属于颜真卿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
三、阅读(12~24题,共32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 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 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 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4. 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
魏庞共与太子将质[作为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不信也”曰:“二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也”曰:“三人言,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矣”庞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有虎。今邯郸去魏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也”魏王曰:“寡人知之矣。”
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节选自《群书治要》)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私我也
(2)时时而间进
(3)今邯郸去魏远于市
(4)愿王察之也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及庞共自邯郸反,谗言果至矣,遂不得见。
17. 邹忌对身边小事观察得出的结论,对当时的齐国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18. 【甲】文中的齐威王和【乙】文中的魏王,在处事的风格上有何不同?
(三)(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巧夺天工的扬派盆景
江华
①扬派盆景始于唐代,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融“诗、书、画、技”于一体,以飘逸、清秀、古雅、写意而著称,堪称中国盆景艺术的代表。它以小见大,以景抒怀,将大自然的美景浓缩于方寸之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诗人杜甫赞誉扬州盆景:“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扬派盆景历经几代艺人的锤炼,不仅造型精巧、意境深邃,富于装饰性;而且端庄大气、清丽古雅,是技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②扬派盆景的植物选材是造景的灵魂,在扬派盆景中,常见的植物有松、柏、榆、杨四种。松有黑松、罗汉松等,柏有桧柏、刺柏等,榆有榔榆、白榆等,杨指的是黄杨。黄杨是扬派盆景中的常用树种之一,明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记载了一则关于黄杨盆景枯干复活的逸闻。传统的扬派盆景以幼树为主,谓之“自幼栽培”,但成型缓慢。现代的扬派盆景大多采用自然树桩,以缩短成型年限,挑选树本时,首观其根,次看其本,首选主根短、分根健硕、须根茂密的树本。选本则要根据创作立意审视形态,一定要选理想之材,否则容易前功尽弃。之后审视其枝条,特别是分枝和分布要有韵律。分枝是“云片”(指盆景主体造型)出片的基础,虽可“因枝而宜”,但分布不理想,也将有碍“云片”的层次与姿态。
③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需要深厚功力,如无多年的刻苦研习,很难掌握其精髓要领。“剪”,指剪去不需要的部分;“扎”,指用棕榈树叶撕成的棕丝,将留下部分进行绑扎,形成理想的形态。在剪扎过程中,扬派盆景强调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组合运用不同的绑扎方式,使不同部位的寸长之枝能有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的形态,以形成鲜明的层次感,营造出工笔细描之美。
④扬派盆景的个性在于“云片”,“云片”的布局在于立意,立意的显现在于树本。缘于此,在创作扬派盆景时,主要是剪扎出形态各异的“云片”。那么,如何制作“云片”呢?首先,应在剪扎树木的基础上制作圆形顶片,即根据“枝”的原有形态不同,组合使用不同的绑扎方式,形成主枝或小枝,然后将枝叶剪平。其次,从上至下剪扎成中下“云片”,即将中下层的侧枝剪扎成掌状形态,并剪去余枝,然后剪扎成型。可以说,扬派盆景的美感在于“云片”,“云片”的美感在于挺拔。要实现挺拔,其关键在于功底,而这功底指的就是娴熟掌握各类剪扎技巧。
⑤扬派盆景的造型并无固定程式,因“本”制宜,特别是残桩,经盆景艺人改造,定能变废为宝。扬派盆景最经典的造型是游龙弯式,一般采用“S”曲线矮化树本高度,同时通过上下、左右不同走向变化展现曲线美,使其有凤翔之姿,龙舞之韵。
⑥2008年,扬派盆景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万花园内,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扬派盆景博物馆,成为扬州盆景的重要展示窗口。
(摘编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9. 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好一盆扬派盆景关键步骤有哪些?
20.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1. 联系文章相关内容,说说右图扬派盆景的特点。
(四)(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圈。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坦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台上,却长出来了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人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我仿佛觉得这探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心里那一片天地》有删改)
22. 第⑨段说:“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有思想、会行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3. 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
(2)请对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活像两个粗大变弯的绿色牛角。
24. 本文语言具有哪些特点?
25.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丝瓜的成长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四、写作(40分)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40分)
26. 题目一:劳动的遐想
要求:
(1)按题目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27. 题目二:留住 的味道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搜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用。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2023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