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卷-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江西专用)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6分)
(本题6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请你根据情境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jié 的创新宝库。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不仅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插上一双抒情的翅膀,而且塑造了一个既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与价值观念,又表现人类对美与创造共同追求的当代中华文化形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从空中俯瞰有如盘龙在山;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的“雪长城”等,不仅为各国体育健儿展示自我、挑战极限提供一流的硬件支持,而且为整个冬奥会带来一抹充满人文【甲】 (A.底韵 B.底蕴)的“中国风”。
小到一件礼服、一束捧花也有中华文化的气息。如颁奖礼服“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是对传统的化用;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唐代经典纹样“宝相花”,被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北京冬奥会的颁奖捧花不是鲜切花,而是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织就的绒线花,一丝一线承载着真情,也【乙】 (A.传达 B.传递)着绿色环保理念。或有形或无形,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纷至tà 来。
可以说,冬奥的每一次精彩呈现的原因是因为融入了东方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我们讲述着悠远的历史文明和动人的中国故事。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取之不jié( ) 纷至tà( )来
2.(2分)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只填字母)
甲______ 乙_____
3.(2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二、选择题(共9分)
4.(本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但是中国公民,而且是他国公民,在进出中国边境时都有依法支持和配合中国卫生检疫和疫情防控工作的义务。
B.允许摊贩商户临时占道经营,正是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秩序,早日重现城市往日的模样。这样的“特事特办”彰显着基层治理的温度,值得点赞。
C.人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其实,妇女就是“半边天”。纵观人类历史,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D.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5.(本题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从地球上看,是短时间内无数尘埃以极高的速度划破大气层下落
②这样形成的“尘埃带”,有些和地球的公转轨道交叉
③彗星释放出的尘埃,并非顷刻扩散到宇宙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留在彗星的轨道上继续公转
④这样看上去就有许多流星,也就是流星雨
⑤进入大气层的尘埃被大气加热,发现明亮的光
⑥因此,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留下的无数尘埃形成的
A.③②①⑤⑥④ B.①③④⑥⑤② C.③②①⑤④⑥ D.①③⑤②④⑥
6.(本题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猫这种动物,身形虽 ,却能化 为热闹;更兼动作 ,时时变枯燥为 ,转懊恼为欢笑,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
A.玲珑精致 岑寂 灵敏迅速 生趣
B.小巧玲珑 岑寂 机灵敏捷 生趣
C.小巧玲珑 寂寞 机灵敏捷 情趣
D.玲珑精致 寂寞 灵敏迅速 情趣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诗歌鉴赏(共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①,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②,烧竹照渔船。
【注释】①雪浦:是说柳花似雪,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②敲石火:击石取火。
7.(4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出夜雾消散,丛林里的小路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路边细嫩的杂草因沾染露水而湿漉漉的情景。
B.颈联有声有色、虚实结合,将不同的情景融于和谐统一的画面之中,自然真切,意境深远。
C.本诗前三联主要描摹自然景物,运笔精细,尾联侧面写人的活动,用墨俭省,匠心独具。
D.本诗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使读者处于变化的场景中,富于动态感。
8.(4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课外阅读(共11分)
(本题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廷尉当渭桥下惊乘舆马者以罚金① ,文帝怒,张廷尉争以为不可更重,是也。然谓“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平也②,一倾,天下用法皆为轻重”,则非也。廷尉固天下平也,天子独不可平乎?法固所与天下公共也,苟法有不善,为廷尉者岂可不请之天子而修之,而独曰今法如是,可乎?
虞书曰:“宥过无大③。”周书曰:“乃④有大罪,非终⑤,乃为眚灾⑥,适尔⑦,既道极厥辜⑧,时乃不可杀。”县人闻跸⑨匿桥下久,谓乘舆已过而出,至于惊马,假今有败伤,亦所谓有大罪非终,乃为眚灾适尔,是固不可杀。
(选自《象山语录》
[注释]①此句是指汉代廷尉(掌管刑法的官吏)张汤(字释之)判处惊扰汉文帝车驾的一个平民罚金的故事。②天下平也: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③宥过无大: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④乃:有的人。⑤非终:偶犯。⑥告(shěng)灾:因过失而造成灾害。⑦适尔:偶尔。⑧既道极厥辜:可以按法律给予适当处罚。⑨跸:古代帝王出行时要先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9.(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苟( ) (2)匿( ) (3) 固( )
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法如是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2)廷尉固天下平也,天子独不可平乎?
11.(4分)作者为什么认为那个惊扰圣驾的县民不可杀呢?从选文看来,作者陆九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述。
五、句子默写(共10分)
12.(本题10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树木丛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浓浓思乡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作品中,有一类句子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4分)
(本题15分)对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批注:以设问开头,引出______。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批注: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可以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批注:承接上文,引出“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乐事。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批注:引用孟子、曾子的话,______。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批注:对于责任,“解除”或“卸却”,结果迥乎不同。
[乙文]
给母亲的一封信
袁隆平
亲爱的妈妈: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还记得吗?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③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④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也好。
⑤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⑥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儿:平
(原文有删改)
[链接材料]
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袁隆平向记者表示:“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
②袁隆平多次谈及他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13.(3分)甲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起到的作用。
14.(3分)甲文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15.(3分)乙文尾段极富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想象中的美好画面:祖孙牵手的背影、噼啪作响的稻谷,橙黄的稻田……请你说说其中蕴含了袁隆平怎样的情感。
16.(4分)“君子有终身之忧”,越是心怀天下,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读完甲乙两文及链接材料,你认为袁隆平的责任和快乐是什么?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孩子应该行走大地
俞敏洪
①我认为,孩子成长有两条必经之路:第一,和知识相遇。第二,和大地亲近。如果生命中这两条路都没走过,如果一辈子只是朝九晚五地生活,一个人心中没有思想,眼中没有天地,这样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②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上一所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然而,实际上,培养孩子的方向应该是让孩子胸怀希望、拥有世界,对生命充满热情和自信,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
③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可以从亲近自然、亲近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开始。行走大地,走出钢筋水泥的城市,走进一望无际的大自然,抬头看看天空飞过的鸟,低头看看蚂蚁在劳作,看到一棵棵勃勃生长的树,看到春天盛放的花,这难道不是在体验生命的律动吗?我认为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离大自然太远,天空在他们眼中往往成了大楼间的一条缝隙。
④有人可能以为,行走就是带孩子到公园去走一走,或者放假的时候去度个假。但我说的行走,不是单纯地逛公园或者度假,而是深度地行走。
⑤深度行走就是要深入体验,要深入地沉浸下去,而不是蜻蜓点水。比如带孩子去农村,在田埂上走一圈、到大棚里摘几个西红柿就回来了,这不叫深入体验。要让孩子真正了解农村,最好能在农村待上一段日子,体验真正的农村生活。在农村的田野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让孩子亲手种植和收获粮食,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享受劳动带来的喜悦。这种独特的感受和快乐,只有在深度行走中才能获得。
⑥要带着孩子深度行走,父母一定要做足功课。每次我带着孩子去旅行,都会把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变成孩子学习的主题。比如,在埃及、希腊、意大利等地,一边游览,一边给孩子讲解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为了能够当场讲解,我预先看了很多书,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同时,我也会要求孩子读一些和旅行相关的书籍。针对旅行中遇到的事情、某个场景,我们还会一起探讨,而不是孩子仅仅听我讲解。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孩子也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⑦行走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思考与表达。一边走,一边一定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表达能力,很多思考和感悟就将付诸东流。每次带孩子旅行,我都会写下几万字的旅行笔记,这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
⑧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要让孩子独立地探索世界,安排一场脱离家庭的旅行,安排一场和陌生孩子一起的游学或营地活动,让孩子独自生活。
⑨我有一段印象很深的成长经历。我八九岁时,母亲带我去上海,坐着轮船,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电灯,给我很大震撼。我住在上海阿姨家,每天都会独自出去。有一次,我一个人坐公共汽车到外滩,在外滩逛了半天,家里人还以为我走丢了。那一次,我觉得自己突然学会了探索世界的本领。
⑩我女儿15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告诉我她要到非洲去。当然她不是独自去旅行,而是参加一个公益组织,去非洲农村给当地孩子教英语。我的第一反应是坚决不让去,因为那里很不安全,但在我女儿的一再坚持下,我还是同意了。她坐了34个小时的飞机,到了非洲内陆。从她传给我的照片上,我看见她抱着那些非洲小孩,笑容是那么灿烂。她不仅感受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而且还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⑪让孩子越早去探索世界、闯荡世界、认识世界,就越能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也就能使他们更快地成长。
(选自2022年1月21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17.(4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知识相遇意味着认真阅读,和大地亲近意味着深度行走,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谋而合。
B.在作者看来,行走就是带孩子到公园去走一走,或者放假的时候去度个假。
C.作者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女儿独自去非洲农村给当地孩子教英语的故事为例,意在论述“父母要让孩子独立地探索世界”这个观点。
D.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孩子应该行走大地”,作者在文章结尾部分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强化与升华。
18.(3分)在作者看来,要让孩子真正做到“深度行走”有哪几个要求?请概括。
(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一)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大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获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旧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有删改)
(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规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
19.(3分)下列对文本(一)(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一)重点说明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文(二)的主要是揭示月球岩石的秘密,月球结构的组成及形成过程与月球岩石有密切关系。
B.文(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D.文(一)的语言专业严谨,逻辑性强;文(二)的语言更生动活泼,形象性强。
20.(6分)文(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共7分)
21.(本题4分)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
A.《朝花夕拾》 B.《海底两万里》 C.《红星照耀中国》
22.(本题3分)(理解运用题)在经典阅读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让人印象深刻,但每个人物身上既有优点也不乏缺点。请你说说《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各自的优缺点。
八、作文(共40分)
23.(本题40分)请以“最美风景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6分)
(本题6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请你根据情境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取之不jié 的创新宝库。北京冬奥会的“中国风”不仅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插上一双抒情的翅膀,而且塑造了一个既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与价值观念,又表现人类对美与创造共同追求的当代中华文化形象。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从空中俯瞰有如盘龙在山;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烽火台元素的“雪长城”等,不仅为各国体育健儿展示自我、挑战极限提供一流的硬件支持,而且为整个冬奥会带来一抹充满人文【甲】 (A.底韵 B.底蕴)的“中国风”。
小到一件礼服、一束捧花也有中华文化的气息。如颁奖礼服“鸿运山水”“唐花飞雪”是对传统的化用;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唐代经典纹样“宝相花”,被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北京冬奥会的颁奖捧花不是鲜切花,而是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织就的绒线花,一丝一线承载着真情,也【乙】 (A.传达 B.传递)着绿色环保理念。或有形或无形,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纷至tà 来。
可以说,冬奥的每一次精彩呈现的原因是因为融入了东方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我们讲述着悠远的历史文明和动人的中国故事。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取之不jié( ) 纷至tà( )来
2.(2分)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只填字母)
甲______ 乙_____
3.(2分)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二、选择题(共9分)
4.(本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但是中国公民,而且是他国公民,在进出中国边境时都有依法支持和配合中国卫生检疫和疫情防控工作的义务。
B.允许摊贩商户临时占道经营,正是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经营秩序,早日重现城市往日的模样。这样的“特事特办”彰显着基层治理的温度,值得点赞。
C.人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其实,妇女就是“半边天”。纵观人类历史,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D.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5.(本题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地球撞进尘埃带时,从地球上看,是短时间内无数尘埃以极高的速度划破大气层下落
②这样形成的“尘埃带”,有些和地球的公转轨道交叉
③彗星释放出的尘埃,并非顷刻扩散到宇宙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留在彗星的轨道上继续公转
④这样看上去就有许多流星,也就是流星雨
⑤进入大气层的尘埃被大气加热,发现明亮的光
⑥因此,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留下的无数尘埃形成的
A.③②①⑤⑥④ B.①③④⑥⑤② C.③②①⑤④⑥ D.①③⑤②④⑥
6.(本题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猫这种动物,身形虽 ,却能化 为热闹;更兼动作 ,时时变枯燥为 ,转懊恼为欢笑,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
A.玲珑精致 岑寂 灵敏迅速 生趣
B.小巧玲珑 岑寂 机灵敏捷 生趣
C.小巧玲珑 寂寞 机灵敏捷 情趣
D.玲珑精致 寂寞 灵敏迅速 情趣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诗歌鉴赏(共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①,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②,烧竹照渔船。
【注释】①雪浦:是说柳花似雪,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②敲石火:击石取火。
7.(4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出夜雾消散,丛林里的小路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路边细嫩的杂草因沾染露水而湿漉漉的情景。
B.颈联有声有色、虚实结合,将不同的情景融于和谐统一的画面之中,自然真切,意境深远。
C.本诗前三联主要描摹自然景物,运笔精细,尾联侧面写人的活动,用墨俭省,匠心独具。
D.本诗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使读者处于变化的场景中,富于动态感。
8.(4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课外阅读(共11分)
(本题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廷尉当渭桥下惊乘舆马者以罚金① ,文帝怒,张廷尉争以为不可更重,是也。然谓“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平也②,一倾,天下用法皆为轻重”,则非也。廷尉固天下平也,天子独不可平乎?法固所与天下公共也,苟法有不善,为廷尉者岂可不请之天子而修之,而独曰今法如是,可乎?
虞书曰:“宥过无大③。”周书曰:“乃④有大罪,非终⑤,乃为眚灾⑥,适尔⑦,既道极厥辜⑧,时乃不可杀。”县人闻跸⑨匿桥下久,谓乘舆已过而出,至于惊马,假今有败伤,亦所谓有大罪非终,乃为眚灾适尔,是固不可杀。
(选自《象山语录》
[注释]①此句是指汉代廷尉(掌管刑法的官吏)张汤(字释之)判处惊扰汉文帝车驾的一个平民罚金的故事。②天下平也: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③宥过无大: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④乃:有的人。⑤非终:偶犯。⑥告(shěng)灾:因过失而造成灾害。⑦适尔:偶尔。⑧既道极厥辜:可以按法律给予适当处罚。⑨跸:古代帝王出行时要先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9.(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苟( ) (2)匿( ) (3) 固( )
10.(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法如是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2)廷尉固天下平也,天子独不可平乎?
11.(4分)作者为什么认为那个惊扰圣驾的县民不可杀呢?从选文看来,作者陆九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述。
五、句子默写(共10分)
12.(本题10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树木丛生,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浓浓思乡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5)《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作品中,有一类句子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34分)
(本题15分)对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批注:以设问开头,引出______。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批注: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可以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批注:承接上文,引出“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乐事。
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批注:引用孟子、曾子的话,______。
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批注:对于责任,“解除”或“卸却”,结果迥乎不同。
[乙文]
给母亲的一封信
袁隆平
亲爱的妈妈: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还记得吗?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③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
④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也好。
⑤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⑥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儿:平
(原文有删改)
[链接材料]
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袁隆平向记者表示:“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感,有胸襟。”
②袁隆平多次谈及他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13.(3分)甲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起到的作用。
14.(3分)甲文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15.(3分)乙文尾段极富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想象中的美好画面:祖孙牵手的背影、噼啪作响的稻谷,橙黄的稻田……请你说说其中蕴含了袁隆平怎样的情感。
16.(4分)“君子有终身之忧”,越是心怀天下,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读完甲乙两文及链接材料,你认为袁隆平的责任和快乐是什么?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孩子应该行走大地
俞敏洪
①我认为,孩子成长有两条必经之路:第一,和知识相遇。第二,和大地亲近。如果生命中这两条路都没走过,如果一辈子只是朝九晚五地生活,一个人心中没有思想,眼中没有天地,这样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②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上一所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然而,实际上,培养孩子的方向应该是让孩子胸怀希望、拥有世界,对生命充满热情和自信,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
③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可以从亲近自然、亲近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开始。行走大地,走出钢筋水泥的城市,走进一望无际的大自然,抬头看看天空飞过的鸟,低头看看蚂蚁在劳作,看到一棵棵勃勃生长的树,看到春天盛放的花,这难道不是在体验生命的律动吗?我认为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离大自然太远,天空在他们眼中往往成了大楼间的一条缝隙。
④有人可能以为,行走就是带孩子到公园去走一走,或者放假的时候去度个假。但我说的行走,不是单纯地逛公园或者度假,而是深度地行走。
⑤深度行走就是要深入体验,要深入地沉浸下去,而不是蜻蜓点水。比如带孩子去农村,在田埂上走一圈、到大棚里摘几个西红柿就回来了,这不叫深入体验。要让孩子真正了解农村,最好能在农村待上一段日子,体验真正的农村生活。在农村的田野中认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让孩子亲手种植和收获粮食,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规律,享受劳动带来的喜悦。这种独特的感受和快乐,只有在深度行走中才能获得。
⑥要带着孩子深度行走,父母一定要做足功课。每次我带着孩子去旅行,都会把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变成孩子学习的主题。比如,在埃及、希腊、意大利等地,一边游览,一边给孩子讲解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为了能够当场讲解,我预先看了很多书,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同时,我也会要求孩子读一些和旅行相关的书籍。针对旅行中遇到的事情、某个场景,我们还会一起探讨,而不是孩子仅仅听我讲解。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孩子也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⑦行走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思考与表达。一边走,一边一定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表达能力,很多思考和感悟就将付诸东流。每次带孩子旅行,我都会写下几万字的旅行笔记,这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
⑧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要让孩子独立地探索世界,安排一场脱离家庭的旅行,安排一场和陌生孩子一起的游学或营地活动,让孩子独自生活。
⑨我有一段印象很深的成长经历。我八九岁时,母亲带我去上海,坐着轮船,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电灯,给我很大震撼。我住在上海阿姨家,每天都会独自出去。有一次,我一个人坐公共汽车到外滩,在外滩逛了半天,家里人还以为我走丢了。那一次,我觉得自己突然学会了探索世界的本领。
⑩我女儿15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告诉我她要到非洲去。当然她不是独自去旅行,而是参加一个公益组织,去非洲农村给当地孩子教英语。我的第一反应是坚决不让去,因为那里很不安全,但在我女儿的一再坚持下,我还是同意了。她坐了34个小时的飞机,到了非洲内陆。从她传给我的照片上,我看见她抱着那些非洲小孩,笑容是那么灿烂。她不仅感受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而且还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⑪让孩子越早去探索世界、闯荡世界、认识世界,就越能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也就能使他们更快地成长。
(选自2022年1月21日《解放日报》,有删改)
17.(4分)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知识相遇意味着认真阅读,和大地亲近意味着深度行走,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谋而合。
B.在作者看来,行走就是带孩子到公园去走一走,或者放假的时候去度个假。
C.作者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女儿独自去非洲农村给当地孩子教英语的故事为例,意在论述“父母要让孩子独立地探索世界”这个观点。
D.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孩子应该行走大地”,作者在文章结尾部分对这个观点进行了强化与升华。
18.(3分)在作者看来,要让孩子真正做到“深度行走”有哪几个要求?请概括。
(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一)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大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获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旧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作者:欧阳自远。有删改)
(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规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
19.(3分)下列对文本(一)(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一)重点说明的是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文(二)的主要是揭示月球岩石的秘密,月球结构的组成及形成过程与月球岩石有密切关系。
B.文(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D.文(一)的语言专业严谨,逻辑性强;文(二)的语言更生动活泼,形象性强。
20.(6分)文(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七、名著阅读(共7分)
21.(本题4分)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
A.《朝花夕拾》 B.《海底两万里》 C.《红星照耀中国》
22.(本题3分)(理解运用题)在经典阅读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让人印象深刻,但每个人物身上既有优点也不乏缺点。请你说说《朝花夕拾》中的长妈妈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各自的优缺点。
八、作文(共40分)
23.(本题40分)请以“最美风景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搜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用。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拔高卷-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江西专用)
拔高卷-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卷(江西专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